省教育厅办公室编发的2022年第9期《江苏教育工作简报》,以《金年会坚持“三聚焦” 提升校园科技创新生态“三力”》为题,聚焦我校坚持“系统规划、精细管理、凝练特色、追求卓越”工作理念,统筹部署和大力推动校园科技创新,全方位构建一体谋划、协同推进、众智集聚的良好科技创新生态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。(文/科技处 王碗;审核/梁国斌;编辑/吴婷)
全文如下:
第9期
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 2022年4月10日
金年会坚持“三聚焦”提升校园科技创新生态“三力”
金年会坚持“系统规划、精细管理、凝练特色、追求卓越”工作理念,统筹部署和大力推动校园科技创新,全方位构建一体谋划、协同推进、众智集聚的良好科技创新生态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。
一、聚焦机制引领,激发科技创新内生动力
学校坚持系统观念,完善科研管理标准化、规范化建设,激发科技创新强大动能。一是加强“破五唯”科研评价制度建设。贯彻落实《江苏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》精神,修订或出台教学科研业绩计分办法、职称评审工作办法、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,突出质量导向,坚决破除“五唯”顽瘴痼疾。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,探索长周期评价,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,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。建立科研育人激励机制,强化教研协同育人,不断提高学im体育研参与度。二是创新“零距离”科研管理服务模式。实施“店小二”式科研管理服务,注重从线上、线下为科研人员提供项目培育、组织动员、潜力分析、调研辅导等服务,让科研人员腾出更多精力潜心科研。构建个性化选题设计、面对面立项审查、帮扶式技术研究、推拉式成果推广的全流程精细化管理,促进项目质量持续提升。2019年学校获批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项目数在省内应用型本科高校中位列第一。三是构建“全过程”科研诚信管理体系。通过制定或修订《金年会学术不端行为认定与处理办法》《金年会学术委员会章程》《金年会教职工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暂行办法》等管理办法,引导广大师生恪守科研道德、珍惜学术荣誉,养成良好的学术道德操守。将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作为教师培训和学生教育的必要内容,开设学术道德修养提升课程,广泛开展科研诚信警示教育宣传活动,强化过程监督,并创新开展学术诚信预警工作。
二、聚焦环境优化,厚植科技创新文化活力
学校深刻把握科研创新规律,将培育创新意识、倡导创新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、科技创新、社会服务等工作全过程。一是“多维度”弘扬科学家精神。以事迹宣讲会、专题报告会、交流座谈会、观看纪录片等形式,引导科研人员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优秀品质,以求真的科学态度、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细致的学术作风投入到科研工作中。开设“引路人风采”专栏,以身边人、身边事为切入点,深入挖掘并宣传优秀科研教学团队、模范教师和先进集体的奋斗故事,引导师生以榜样为引领,自觉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。二是“全方位”拓宽学术交流渠道。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月活动,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新颖、形式灵活、注重实效的学术研讨,积极举办或承办中国装备制造技术与产业合作高峰论坛、盛宣怀与实业强国学术研讨会等高层次学术会议,营造科研创新浓郁氛围。聚焦科技前沿和前沿科技,常态化分类分层次举办“博士教授论坛”“企业家论坛”“海归人员讲坛”,坚持高水平、高标准、高质量导向,深化专业融合的学术交流,不断提升科研人员的学术视野。三是“驱动式”激发学im体育创热情。支持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自编教材或实践环节指导用书,将科研元素有机融合到学生技能大赛、专业实践课程和设计类毕业论文研究等教学活动要求中。通过“实习实践+竞赛+毕业设计+创业就业”四结合模式,全面提升学im体育研参与度。“大学生电子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”科技创新团队还获批国家级大学生“小平科技创新团队”。近3年学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、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近600项。
三、聚焦融合融通,赋能科技创新管理效力
学校统筹协调平台、项目、团队多方资源,推动科研能力与科研成果、科研质量与育人质量、管理提升与过程育人深度融合。一是推动“精准化”科技资源统筹。集聚校内外优势资源,实行分阶段项目政策扶持和奖励,积累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,推动实现重大科技项目、科技成果持续产出的良性循环。整合环境类、化工类、机械类、管理类、电子类等优势资源,实施有组织科研,强化校内协同、校际协同、校地协同、校企协同和国际合作协同,加快推进科技创新载体建设,已建成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、中国轻工业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、江苏省先进材料设计与增材制造重点实验室、江苏省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及其集成控制重点建设实验室、江苏省众创空间江理工育英众创空间等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。二是完善“靶向式”创新团队建设。深入实施科研团队“四大计划”,即“双百”行动计划(百名企业家进高校、百名博士教授进企业)、科技特派员进驻计划、教授博士企业工作站建设计划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,突出青年人才、紧缺人才、高技能人才引育。以交叉融合、系统集成、全过程贯通为主要路径,推动师生组建跨学科、跨院系的研究队伍,培育出以机械工程、环境科学与工程等领域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。三是实现“特色化”校地深度融合。聚焦国家战略、地方急需,先后与10余个地区建立校地战略合作关系,与行业协会、知名企业、大院大所共建产学研基地230余家及研究机构40余家。实施校城融合行动,促进学校科技、人才、学科优势与常州区位、资源、产业优势全面对接。依托重点实验室、工程研究中心、科技中介机构,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科技服务。依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(UNDP)环境科技专项建成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(POPs)分析测试中心,在省内率先获得二噁英检测CMA认证资质,近三年已服务企业500余家,测试样品数超8000个。自主研发的新冠肺炎药物靶点对接在线预测系统,已为60多个国家用户完成2.7万次计算任务,极大地提升学校的科研国际影响力。
报道来源:江苏省教育厅官网 2022年5月9日
原文链接:http://jyt.jiangsu.gov.cn/art/2022/5/9/art_77613_10442934.html